2023-10-10
字級: A A A

我們都可能是網路酸民?

前往我們都可能是網路酸民?內容頁

網路的匿名性讓我們能遨遊在網路世界,但也因為匿名性將人「去個人化」,使得我們可以頂著非本人的大頭貼及非本名暢所欲言,卻也小看那些惡意中傷他人的言語。

 

研究人員做了以下研究:將參與者分成兩組人馬,一組做簡單的題目,另一組則是做困難的題目,做完題目後,簡單題目組的人在做完題目後會得到正向的評價,困難題目組的則得到負面的評價,這個動作也讓人產生了正面心情和負面心情。

 

實驗第二階段,實驗人員讓剛剛產生開心與暴躁心情的參與者以匿名身分參與網路討論,讓他們看網路文章,並在文章下方安插 3 則抱持中立或負面觀點的評論。

 

研究人員發現,有負面情緒的參與者相較於有正面情緒的參與者回覆更多批評評論,可發現,當人處於暴躁的情緒,我們就有可能跟著對方一起寫批評謾罵的言論。「負面情緒進一步強化了他們閱讀這篇文章時察覺到的負面態度,並消除了自我抑制,讓參與者更有可能發洩出不滿情緒。」

 

研究人員認為:「心情與討論文本加在一起,比個人過去謾罵的歷史更能解釋謾罵行為。」也就是說,無論一個人的個性特質有多穩定,都有可能在文本的操弄中成為網路上的謾罵者。

 

即便有研究證明在特定的情境我們可能成為網路霸凌者,不代表我們言語中傷他人是可以被合理化的,所以為了避免自己成為網路霸凌者,我們可以注意作者的這兩點建議:

 

1. 在網路互動中保持人性,想像對方真實面貌和情感反應,關注他們可能的未來結果,並以友善態度對待對方。

 

2. 發表網路內容時,以將來需在法庭上作證的心態撰寫。網路上的言論可能成為法庭證據,過去的言論歷史將持續存在,因此應謹慎言論。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線,想成為網路世界的優良公民,需要時刻謹記在螢幕的另一端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我們敲敲鍵盤發表言論,按下送出鍵,就能不負責任喔!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0/article/8732?fbclid=IwAR0Ovboi3rDm8aQQc4D6Z_wRmrQE0F3HAcZEOMnEDcMS1uyO3SaWMqhb2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