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行為觀察
認識兒少在網路世界裡的動態,是iWIN擬定兒少網安防護對策的重要依據,當危險哨聲響起時,iWIN以最科學的態度及方法,進行網路行為調查,為兒少吹響關鍵網路危險首要哨音。
110年度數據資訊
本年度調查以全國11至18歲兒童青少年的總人口數作為母群,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按照各年齡的人口比例,以亂數表作為隨機依據。本研究數據透過統計分析方法中用來檢驗所抽取樣本結構是否和母群結構一致的卡方適合度考驗,以評估是否需要額外透過人口比例的加權來矯正抽樣結果。並根據2021年內政部戶政人口資料,對樣本結構進行加權。
為了更深入暸解網路使用對兒少身心層面的影響,本次研究特別納入已獲實徵研究支持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以提升調查結果的可信度。本次特別採用的量表包括:1)網路遊戲成癮量表;2)手機遊戲成癮量表;3)青少年實體霸凌與網路霸凌量表(含受害者與加害者評估);4)網路霸凌相關身心與行為反應評估;5)私密照態度量表;6)保護因子評估量表。
台灣兒少網路行為
調查範圍
學校
國小五六年級至高中職兒少
受理網路申訴
當看見對兒少有害的內容時,由iWIN所建立一套申訴機制,得以使民眾藉由申訴網站,第一時間通報不當內容,iWIN受理之後,依據申訴案件類型,通知業者自律將不當內容增加防護機制或移除,並回覆處理情形,與業者一同為保護兒少展開行動。
109年度申訴案件量
全年受理 (扣除熱線)
109年度境內外
案件比例分析
境內
境外
網路內容分級
為共識網路平台業者自律標準, iWIN歷時1年半的時間,邀請境內外業者、專家學者、兒少團體以及政府機關共44個多方代表,召開32場焦點團體所共識出的iWIN「網路有害兒少身心健康內容防護層級例示框架」,作為iWIN處理申訴案件、輔導業者自律之判斷標準。每年定期檢討適用狀況,並視需求不定期滾動式修正、調整,為兒少網路安全嚴密把關、並在網路安全中,持續打響保護對策重要開端,避免兒少直接接觸不當內容或脫軌行為。
推廣過濾軟體
過濾軟體是保障兒少避免接觸不當內容的重要防線,如同過濾軟體警示所發出的聲響,提供家長重要的科技防護工具。iWIN持續更新兒少網安防護相關的軟硬體,推廣民眾善用軟體工具,保護兒少網安,分別蒐集家用電腦應用、行動裝置應用、付費過濾軟體及免費過濾軟體四大類共計50款,並積極協助推廣「教育部守護天使 2.0 」,讓民眾知道政府重視兒少網安及相關防護作為。
家用電腦應用
行動裝置應用
付費過濾軟體
免費過濾軟體
網安教育宣導
如何教導滑世代的孩子們,在初探網路世界時,具備網路安全知識、聰明保護自己呢? iWIN設計多種適合親子共學的宣導活動,至全台各地的校園、社區、人潮聚集之處進行宣導,讓孩子與家長共同成長、讓親子間不再害怕面對3C教養問題,教育兒少正確的網安常識,更因應COVID-19疫情結合線上及線下資源跨大推廣,拓展網安概念重要影響力。
資訊月兒少網安專區
參與年度大型資訊教育展覽──資訊月,以情境解謎推廣兒少網路安全:年度參展主題為「iWIN網路偵探事務所」,將私密照外流、網路霸凌、隱私保護與陌生交友四個網路案件,設計在闖關活動中教育推廣網安觀念並提供求助資源 ,建立兒少網安防線。
線上數位宣導
因應疫情發展線上數位宣導模式,如透過視訊直播辦理宣導講座;與 PaGamO 遊戲學習平臺合作,讓兒少透過遊戲機制,自主學習培養基礎網路安全概念;與 LINE貼文串合作,以趣味化的心理測驗推廣「防制私密照外流」議題。
地方機關合作宣導
與在地協力單位合作,發揮最大推廣效益,協助增進網安議題的處理能力,使民眾的需求得以更明確、迅速地獲得解決。總計與嘉義縣政府社會局、基隆市政府社會處、臺中市教育局等單位攜手合作。
推動網路自律
全面推動網路業者自律,iWIN一直致力於協助網路平台業者認識哪些內容對兒少有害或有違法之虞,及時與業者多方互動、建立網絡,以即時反饋,輔導業者提升自律成效、透過業者兒少網安的教育培訓、密切的多方互動,建立妥善的防護標準,引起平台重要回響。
增加30家網路業者防護機制、
減少管理漏洞、與iWIN建立友善連結
股份有限公司
每季召開
多方利害關係人會議
推動平台自律
109年度共累計參與146人次。每季定期召開多方利害關係人諮詢會議,諮詢代表成員包含產、官、學、研等,針對案件與執行項目進行討論,共識多方利害關係人意見,落實網路治理。並邀請單位議題分享,使多方利害關係人諮詢會議,成為提供經驗交流與實務分享的重要場域。
政府機關
中央機關、地方社政、
警政單位
社會團體
兒少團體、家長團體、
教師團體、婦女團體
業界代表
入口平台、通訊軟體、
部落格、新聞平台、
影音平台、OTT協會、
報業同業公會、衛星公會
專家學者
法律、廣電、資訊傳播、
數位設計、社會系、
心輔系、資策會科法所、Nii
完成7堂「兒少保護專員培訓課程」,
輔導業者遵循例示框架及自律準則
包含4大堂兒少法規基礎課程,與3堂針對網路購物平臺、直播與網紅與成人網站的家教班課程,邀集NGO、學者、社政、警政與業者等領域代表擔任講師,而參與課程之平臺類型包含電商、新聞、影音、OTT、論壇入口、網站、自媒體、遊戲、NGO等,共計460人次之學員線上參與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