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同理心的特質對孩子是必要的嗎?
2020-06-17

還記得你的童年是怎麼度過地嗎?
小編回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
從上學以來就是安親班、補習班的常客。゚(゚´ω`゚)゚。
每天除了考試就是一大~~~堆作業
除了國英數社會自然
好像就沒有其它更重要的科目了Σ(lliд゚ノ)ノ
至於考試以外的教育還真是沒什麼印象啊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跟小編一樣度過這樣的童年呢இдஇ
孩子的人生科目也不能少❗️
請你跟我這樣做,一起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吧
1.給孩子相愛相顧的環境
從彼此打招呼開始吧(*´ω`)人(´ω`*)
2.家長也要以身作則
X 別在孩子面前埋怨、批評別人
O 向為我們服務的人表達感謝
O 帶孩子一起做公益
文章分享看這裡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3122
網路素養
2022-05-16
走跳網路世界 有件事你不能不知道
在高依賴網路、講求高效率的時代
註冊、設定、輸入帳號密碼或提供個資換取登入網頁
這些已變成數位原民住的日常
但總有可能在一個不注意的狀況下
不小心洩漏了個資 甚至私密照被外流
為了不讓有心人趁機盜取你的資訊
除了要保管好帳號密碼之外
發現任何不對勁就立即處理、主動通報
保護自己更是保護他人免於遭受傷害喔
大資安時代 走跳江湖有些事你不能不知道
2022-04-21
從《溫斯坦性醜聞》看見性騷擾、性侵害被害人
《不可侵犯:溫斯坦性醜聞》
(Untouchable)是一部以採訪形式呈現的紀錄片,記錄著那些曾經遭到電影製作人哈維.溫斯坦性騷擾及性侵害的被害人們所闡述過程、手法及後續的影響,更進一步帶出了不同的視角。
在溫斯坦性醜聞事件後,「MeToo」成為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一個主題標籤,用於譴責性侵犯與性騷擾行為。
根據FB資料統計,有超過四百七十萬人在一千兩百萬則貼文中使用該標籤,數百萬人使用了這一標籤來公開她們的不快經歷,其中不乏知名人士。
紀錄片中透過訪談,可以看見這社會對於性騷擾、性侵害被害人的刻板印象,諸如「被害人應該會掙扎、尖叫或用力的反抗」、「會立刻報警、找人訴苦」;甚至會有因為加害人擁有較高社會地位、收入、成就,而產生「與加害人發生性關係的人,一定都是為了自身利益」等等的刻板印象。
但是這樣的刻板印象或許誤解了性侵害、性騷擾事件的隱蔽性,也忽略了該事件對於被害人的心理衝擊與精神打擊。
「MeToo」 運動雖然也遭受到了一些批評,但該注意的不該是互動過程中,對方生理或社會性別,而是無論是何種生理或社會性別、言語上或肢體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應該拿捏一定的分寸與界線。
2022-01-27
國際資料隱私日,一起來加強訊息保護的觀念吧!
你清楚自己用的通訊軟體保護功能有什麼嗎?
今天是國際資料隱私日
發送訊息對話之餘
別忘了了解自己的通訊軟體有哪些隱私防護吧
而「訊息保護」功能
能幫你的對話訊息上鎖
保護你我的對話隱私
保護功能看這裡
https://guide.line.me/tw/line-priva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