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專區
2020-01-05
冒險教育方案對網路成癮青少年之成效研究
全部#社群軟體
"緒論: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冒險教育方案對網路成癮青少年之成效。
方法:本研究以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改善冒險教育方案為主軸進行設計,並採「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以51位就讀於高雄市某國中並經過「網路使用檢核表」篩選之青少年為實驗對象,依有無參加冒險教育課程者,分為實驗組25位與對照組26位,並透過6週44小時的冒險教育方案(平面探索遊戲、團隊定向、高低空繩索、登山健行與單車挑戰)介入,以「網路成癮」量表檢驗方案成效。研究所得資料則以SPSS 18.0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結果:有參加冒險教育課程的實驗組參與者之後測分數,在網路成癮及其五個構面(強迫上網、戒斷反應、耐受性、人際問題以及健康問題)之分數減少,均明顯優於對照組,並皆達到統計上顯著水準(F值介於11.41至55.73間,p<.05)。同時,依據實驗組效果量結果(介於.19-.54之間)發現有輕度到中度的正向改變。結論:冒險教育方案能夠減少網路成癮行為。最後,研究者針對後續研究(研究對象、研究設計與多元方案設計)與方案實施(注重安全考量、建立規範連結與深化反思分享)提供建議,以提高本研究之貢獻性。"
2020-01-05
淺談青少年與社群媒體上的從眾現象
全部#網路交友
隨著科技與電腦的進步,促使網際網路越加發達,也造成青少年沉浸於網路 的現象已成普遍趨勢,無論臉書(Facebook)或 Instagram 這些社群軟體的會員 人數都在不停攀升。已有研究顯示,臺灣 Instagram 月活躍用戶高達 740 萬人, 約占臺灣 31%的人口比例,且使用年齡介於 15 至 34 歲的人口更逾六成以上(蘇 思云,2018)。還記得前些日子,某超商推出的玫瑰奶茶,上架不到一天就出現 了缺貨現象,又或者是人氣爆棚的排隊漸層奶茶,短時間內即在 Instagram 上的 塗鴉牆掀起一股打卡潮流,這種現象就是商家抓住人類藉著表現自我的心態,滿 足內心以及渴望同儕認同自我的一種從眾心理,讓這些人藉著這股風潮去購買商 品,且應用社群媒體去擴散廣告。所謂的「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即是從眾的 鮮明寫照,而這兩點也是青少年從眾行為的不同表現形式(程燕,2005)。尤其 青少年在心理上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也還不夠豐富,人生觀亦未完全清楚的情況 下,更容易在日常生活與學習過程中出現從眾行為(蔣吉優,2009)。因此,筆者本研究立場,嘗試針對從眾現象及其原因加以分析,期可瞭解現今高中職以及大學青少年的行為。